廣東是人口大省、經濟大省,各類安全風險隱患點多面廣,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防范任務艱巨。
2025年是廣東“隱患排查治理年”。今年以來,全省扎實推進治本攻堅各項工作任務,更加注重預防為主、問題導向、制度發力與社會參與,狠抓落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“人防、技防、工程防、管理防”措施,推動治本攻堅行動取得階段性進展。
6月26日,據省安委辦召開的全省“隱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動推進會議消息,今年1至5月,全省事故起數、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20.4%、13.2%,“隱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。省安委辦提供數據顯示,1至5月,全省各級部門檢查生產經營單位97.9萬家,全省排查重大事故隱患18390個,整改率達96.35%,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。
抓住重點領域
強化“一件事”全鏈條安全整治
室外飛線充電、違規室內充電、違規改裝……街頭隨處可見的“小電驢”,一旦發生自燃、爆炸,非常容易造成大事故。
1至5月,廣東累計糾治電動自行車、蓄電池“進樓入戶”“飛線充電”行為286378起;持續抓好架空層和違規停放充電行為治理工作,累計排查49779棟,改造已具備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安全條件的2569棟。
隱患排查治理年,廣東緊盯電動自行車等重點行業領域,強化“一件事”全鏈條安全整治。省安委會印發“隱患排查治理年”行動20項重點任務,推動31個省有關單位、21個地市、18家省屬國有企業細化行動方案措施;組建省級11個工作組在全省范圍開展明查暗訪行動,今年已檢查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單位496家,發現問題隱患1835項。
省應急管理廳綜合協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1至5月,全省各級部門共排查重大事故隱患18390個,主要分布在工貿、建筑施工、交通運輸、城鎮燃氣、消防等行業領域。
燃氣安全涉及千家萬戶,在生產充裝、輸送配送、用戶使用等環節仍存在不少隱患,需加強排查監管力度。
1至5月,全省組織檢查生產、儲存、輸配、使用燃氣場所29.71萬處,重點檢查餐飲用氣企業15.02萬家次,排查整治隱患3.59萬項;對134座天然氣廠站、35座加氣站、20座瓶裝液化石油氣廠站、1182座供應站進行風險隱患診斷和技術幫扶,并對60座廠站隱患整改情況“回頭看”,整治隱患413項。
6月16日,隨著《廣東省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指引》《廣東省危險化學品企業特殊作業安全指引和動火作業等8種作業安全要點》的發布,廣東形成?;诽厥庾鳂I安全指引“1指引+8要點”體系,安全指引的可操作性進一步提升。
廣東是?;笫∫彩俏;L險大省,擁有?;a經營企業1.7萬家,重大危險源1380個,需明確安全指引,強化專家幫扶與排查力度。1至5月,省安委會部署推動全省349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自查、部門全覆蓋聯合現場核查;組織?;I域實用型專家指導幫扶韶關市、珠海市化工園區的85家“兩重點一重大”化工和?;菲髽I排查整治隱患1695項。
廣東安全風險隱患點多面廣,各領域有序推進安全防范任務。圍繞建筑施工、礦山、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,全省持續強化全鏈條安全整治:1至5月,檢查房屋市政工程項目8.34萬個次,排查整治事故隱患18.59萬項;派出120個檢查組檢查礦山160家,排查整治隱患282項;強化跨海區漁船整治,召回318艘跨海區漁船。
發動社會參與
傳遞安全隱患“零容忍”的決心
深圳市民潘先生舉報一起公司涉嫌瞞報高墜死亡事故的線索,獲得高達3萬元獎勵;潮州一市民舉報煙花爆竹超許可范圍經營,查實后獲得3000元獎勵;在韶關,鄧先生舉報無證經營危險化學品,獲得超1.7萬元獎勵……省應急管理廳最近發布的這幾則群眾舉報案例,是全民參與隱患排查治理的有力證明。
省安委會提供數據顯示,1至5月,全省共受理事故隱患舉報12083件,發放事故隱患舉報獎勵257.53萬元。省應急管理廳綜合協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有效的舉報不僅能消除身邊風險,更能推動全社會參與隱患治理,“背后傳遞的是全社會對安全隱患‘零容忍’的決心”。
隱患排查治理,是一項需要上下緊密聯動、多方合力參與的社會工作。今年以來,廣東進一步打造“政府+企業+專家+第三方機構+群眾”的安全治理生態圈,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。
除了發動群眾端,廣東還出臺《關于建立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》,推動企業建立自查自報常態化機制。截至5月底,全省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生產經營單位有25.5萬家,內部報告事故隱患12.6萬項,發放獎勵金額共1101.2萬元。
考慮到企業專業技術力量不足、隱患排查整治不懂不會等突出問題,廣東“對癥下藥”,在全省范圍內開展“萬名專家下基層 服務幫扶促安全”行動,為企業“把脈開方”。數據顯示,1至5月,省有關單位累計派出各行業領域專家約2.13萬人次,幫扶企業單位約1.58萬家。
開發國內首個安全生產在線問診平臺,是推動全省隱患排查模式從“企業自查”向“專家集群研判”轉型升級的有力舉措。
“問診平臺集多個功能模塊為一體,包括專家數據庫、企業信息數據庫、智能匹配系統、在線即時通信、大數據分析系統等?!睆V東省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科學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平臺能根據企業問診需求匹配對口專家,并借助在線文字、語音、圖片、視頻等方式,幫助企業“零距離”獲取專家對疑難事故隱患整改的指導。
該負責人介紹,目前問診平臺已遴選近900名技術專家入庫,引導4000多家企業及員工入駐平臺注冊登記,為200多家企業提出的300多次問診咨詢提供了技術指導,助力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,創新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。
“四端”齊發力
從源頭開始嚴把質量安全關
員工工作時間脫崗、未佩戴安全帽,危險性極高的鋁液即將發生泄漏,這些在鋼鐵、鋁加工、粉塵涉爆企業等工貿行業容易發生的風險,如今都逃不過全省工貿安全監管和監測預警系統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廣東工貿領域行業門類多、企業基數大、監管任務重。去年,省應急管理廳啟動工貿安全預警系統建設,應用AI視頻智能識別、AI聲音識別+熱成像、AI大模型等技術,尋求工貿重點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能力的最大化。目前,該系統已接入607家工貿重點企業,形成“監測+預警、線上+線下、遠程+現場”相結合的工作機制。
以“AI聲音識別+熱成像”漏鋁監測技術為例,省應急管理廳執法工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技術構建鋁加工(深井鑄造)企業生產全過程的聲學、溫度場景,動態分析分流盤鋁液泄漏時,深水井聲音與鋁棒溫度的變化特征,能像“千里眼、順風耳”一樣,精準發現并管控漏鋁風險。
今年,廣東在多個重點領域應用智能預警系統,為隱患排查注入技術支持:1至5月,推動全省36萬余輛“兩客一危一重”車輛完成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并納入智能監管系統;將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接入重大危險源企業347家、重大危險源1087個;建設省非煤礦山安全監管監測預警系統,已接入283家非煤礦山監測監控數據。
聚焦技術端、生產端、使用端、管理端“四端”,廣東發力嚴把質量安全關,從源頭處筑牢本質安全基礎。
在使用端,廣東全面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,加力推動化工老舊裝置更新改造和本質安全升級,運用2025年超長期國債資金支持設備更新改造政策,指導15家企業申報項目資金1.2億元,涉及18個更新改造項目,固定資產總投資約8億元。
在生產端,廣東加強燃氣用具產品、電動自行車等質量安全和認證監管,1至5月,累計檢查燃氣用具生產、銷售單位2.46萬家;督促認證機構暫停電動自行車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705張,查扣(查封)各類品牌電動自行車2萬余輛。
而在管理端,廣東聚焦建設工程領域,構建工程質量全鏈條監管體系,上線運行全省房屋市政工程質量安全政府監管一體化平臺。今年以來,全省共暫扣19家建筑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,因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責令停工整改企業680家,實施信用懲戒企業657家。
行至2025年,廣東繼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。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展望,下一步,全省將聚焦基層薄弱環節,推進起底式大排查大整治事故隱患,綜合運用“人防、技防、工程防、管理防”措施,推進重點領域安全設備設施更新;持續實施萬名專家下基層行動,強化專家幫扶指導,推動企業建立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,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,努力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