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為131.7萬人次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資金,累計達32.2億元;全省特殊教育學校達141所,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3%;全省已建成1485個社區康園中心,今年將實現全省鄉鎮、街道全覆蓋;全省逾25萬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脫貧,脫貧率達98.99%。一系列數據,展示了近年來廣東殘疾人事業的“成績單”。
5月17日是第三十個全國助殘日。據省殘聯消息,廣東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,殘疾人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進一步增強。目前,各級殘聯積極協助有關部門,落實“一人一案”的脫貧攻堅方案,確保全省貧困殘疾人如期高質量脫貧。
圍繞實現“兩不愁、三保障、兩擴面”目標,省殘聯實施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,不斷提升農村殘疾人康復、教育、就業、托養等公共服務供給能力。
目前,全省21.7萬戶、252813名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中,通過政府、社會及貧困殘疾人的多方努力,已經有250253人實現脫貧,貧困殘疾人生活狀況和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,還有2560人未脫貧,主要集中在粵西、粵北等農村貧困地區。他們當中,有的殘疾程度重,有的一戶多殘,有的文化水平低,有的缺乏勞動技能。
“再硬的‘骨頭’我們也要啃下來。”廣東省殘聯理事長張永安表示,殘聯組織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,加大社會保障力度,把符合條件的失能貧困殘疾人納入各項政策范圍,一個也不能少,實行兜底保障;針對不同類型殘疾人特點,開展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,幫助殘疾人家庭就業增收。
同時,還要建立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,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,持續關注已經脫貧,但受外因或不可控因素影響可能返貧的殘疾人,加大幫扶力度,因地、因戶、因人落實幫扶施策,鞏固脫貧成果。動員更多社會力量,支持參與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。
據全省殘疾人動態更新數據顯示,廣東現有持證殘疾人160.5萬人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,在兜底政策保障方面,廣東率先在全國建立殘疾人“兩項補貼”,補貼標準排在全國前列。
殘疾人就業環境不斷改善。2019年,全省安置殘疾人單位數達3.96萬家,按比例安排殘疾人職工人數達到13.32萬人。城鎮、農村殘疾人新增就業1.96萬人,逐步建立起殘疾人多元化就業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