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0日,粵菜師傅班招生在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火熱進行。一群青蔥少年通過基本資料、德育表現、理論考試、面試等考核環節,優秀者便能成為今秋入學的中職生,有望發展為中餐業的未來之星。本次參加面試的生源來自廣西南寧市隆安縣、南寧市武鳴區、北海市等,還有來自廣東梅州市、汕頭市、吳川市的學生報名角逐。他們為年齡在15-17歲的應屆、往屆初中畢業生,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,家庭經濟貧困,但懷揣著廚師夢想。學生將獲得全額資助,待三年學習期滿,根據自愿原則可以選擇就業也可以選擇符合國家升學政策的升學。
“你家里有幾口人,經濟狀況如何?”“你平時做過菜嗎?”“平時與同學相處得怎么樣?”“學廚師很辛苦的,你準備好了嗎?”“如果要在廣州學習三年,你家里支持嗎?”現場,雖然少年們大多比較靦腆,但面試猶如拉家常一樣讓人放松、充滿趣味,甚至還要測試嗅覺、視力和有無色盲。
某相關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表示,挑選學生除了有“扶貧”的意義,更著重考察“肯干、踏實、吃苦”等特質,“我們多年的實踐證明,包括困難環境下的堅韌等品質和精神都有助于他們夯實職業基礎、鞏固技能,使得他們在各種技能大賽中獲獎,對我們的團隊也是一種激勵”。
作為烹飪特色明顯的中職學校,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去年開設了“粵菜師傅班”,其中一個班由前述企業提供資助。今年,雙方合作再次升級,開設粵菜師傅班,在廣州計劃招生30名,按照“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”展開高質量培養,響應廣東省“粵菜師傅工程”人才建設,并積極為國家決勝脫貧攻堅戰再盡綿力。
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教務科副科長冷耀軍說,項目屬于純公益性質,沒有任何附加條件,更不會要求學生畢業后去為合作企業服務。
迄今為止,該項目在全國開辦了十年,惠及的有志青年遍及20個省市,已畢業的接近400人。他們多在一線城市的四五星級酒店和知名餐飲企業工作,也有的選擇回到臨近家鄉的省會城市的餐飲行業就業,月均收入多在4500元以上。不乏有佼佼者的工資收入上萬,逐漸有能力帶領自身及其家庭脫貧致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