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云浮,城市擁山而建,鄉村如畫鋪展。行走其間,滿目青翠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底色:森林覆蓋率超68%,城鄉綠美空間持續拓展;西江云浮段水質連續多年保持Ⅱ類標準,是省內水質最好的江段之一;2024年,云浮市空氣質量優良率(AQI)為97.5%,創“十四五”規劃以來最好水平。
滿眼皆綠美的景象,深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為之中。近年來,云浮深入推進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,綠美云浮生態建設效果被看到也被認可。6月中旬,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云浮市舉行。這是云浮近年第三次作為會場承辦生態文明相關的大型學術會議,全國專家聚首這個“含綠量”滿滿的城市,獻策綠美廣東生態建設。
“粵北以及包含云浮在內的粵西等地區,生態資本豐厚,貢獻了全省68%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總量,要用好位于高值生態屏障區的功能與優勢。”會上,廣東省社科院黨組副書記、院長王廷惠一語點明云浮的生態擔當與潛力。
滿城青綠入眼來
熱風輕拂西江,碧波映照連綿青山,開漁季不日將至,“品鮮甜魚蝦,賞青山綠水”的邀約已從云浮發出。沿江而行,云安區灣邊村成為周末經濟的寵兒,“西江潺潺,沙灘斜陽”的美圖在社交平臺熱傳。
“山高水好村美”的立體景觀,正刷新著人們對這座青春城市的印象。
自“百千萬工程”縱深推進以來,云浮眾多鄉村的綠美基因被喚醒:云城區安塘街道,百年下白村干凈清新,其復刻景觀被“搬”去了文博會;新興縣天堂鎮禾地崗村,苗木產業與紫米田園相映成趣;郁南都城鎮銀盆村,農房增添了園林感和文化范,夜經濟和庭院經濟活力十足……
愜意村景背后,是云浮錨定“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”交出的一份扎實生態答卷:2024年,全市空氣質量優良率(AQI)為97.5%,PM2.5濃度創下2014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新低;西江云浮段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標準,是省內水質最好的江段之一;國考、省考斷面優良比例連續多年保持100%。
自2023年綠美云浮生態建設全面鋪開以來,“六大行動”有序推進,云浮森林質量、城鄉綠化、古樹保護等多點開花。2023年以來,云浮已完成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面積75萬畝,植樹近300萬株,遠超過去10年總和,森林覆蓋率躍至68.65%,提前一年完成林業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里的目標任務。
綠色的“量”在提升,“脈”也在延伸。1582公里高速、國省道綠化提質升級,54公里碧道、60公里森林步道蜿蜒伸展;過去一年,云浮47條總長938公里的美麗鄉村風貌帶、美麗鄉村精品帶、鄉村振興示范帶初步織就,1.95萬棟農房風貌蝶變,鄉村容顏煥然一新。
青山有護綠常在
6月25日,云浮市體育公園人頭攢動,2025年“全國低碳日”科普知識宣傳展在這里舉行。不遠處,即將承辦十五屆全運會曲棍球賽事的場地靜待健兒。
這場全國性的體育盛會,既是引領城市體育發展的機遇,又是展示綠色發展成果的窗口。以體育公園為起點,主干道、街巷、廣場、綠地的升級改造正緊鑼密鼓進行,“小而精”的綠色空間正融入更廣闊的“藍天碧水凈土”。
從規劃藍圖到阡陌鄉間,云浮不斷織密生態“守護網”。自2023年來,全市以林長制為抓手,出臺地方性法規及系列政策文件10余項,形成了從森林質量提升到城鄉綠化美化的全鏈條治理格局。
古樹見證歲月滄桑,更見證對生態傳承的堅守。云浮在出臺管理辦法、預案的基礎上,建立4個古樹復壯示范點,成功搶救復壯115株瀕危古樹,新建3個古樹公園并安裝154株古樹的視頻監控;羅定加益鎮千年雅榕、郁南桂圩鎮千年樟樹,更是榮登全國“最美古樹”榜單。
“以綠塑城”不僅塑造了宜居環境,更點燃了全民護綠的熱情。云浮每年組織兩次以上全市性義務植樹活動,創新上線“互聯網+全民義務植樹”捐資類項目3個,營建主題林3000多個;隨著全省首個《全民義務植樹管理辦法》的出臺,“云山青水翠滿城”正從愿景轉為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和持續行動。
點綠成金富生機
6月下旬,第七部《康養藍皮書》,即《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(2024—2025)》正式發布,新興縣再次入選全國康養百強縣榜單。這座云浮東南部的“禪意小城”,是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,憑借稀有的硫氫化物溫泉和深厚的禪文化底蘊,已成為“康養游”的熱門目的地。
自《康養藍皮書》發布以來,新興縣已累計入選5次,2021年起連續3次位列廣東省首位。以新興為縮影,云浮“藏富于綠”的實踐還有很多——
郁南黃皮耕耘20載,如今身價飆升,更躋身茶飲界“出圈出海”,贏得無數消費者的青睞;欣茂風電場17臺風力發電機組“捕風為電”,年產值約9000萬元,貢獻稅收約1700萬元,直接帶動就業約5000人,“風電+文旅”模式潛力釋放;在林業部門推動下,全市國家儲備林項目收儲林地超6萬畝,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600余萬元;282萬畝公益林穩定盤活,林下經濟、生態旅游等綠色富民產業方興未艾。
廣東省社科院的研究結果顯示,以云浮羅定市為代表的“山地生態修復與產業替代型”成為廣東生態服務價值凈增長的典型模式之一:通過生態修復手段,顯著提升森林涵養和生物多樣性價值,而規模化發展嶺南中藥材種植產業,將生態優勢直接轉化為特色經濟產出與富民效益。目前,135萬畝南藥山遍布云浮全市,種植面積、品種數量均為全省之最,開出“增收良方”。
林木繁盛,綠美生金。2024年,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.2%,今年以來,云浮因地制宜引導農民栽植經濟樹種46.4萬余株;全市通過廣東省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服務平臺掛牌交易資產229宗,總掛牌金額2.05億元,成交132宗,成交總額5200萬元。
三十而勵再出發。這座青春城市把“綠美”放在“六個更好云浮”的突出位置,錨定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,生態之綠正帶來更多可感可及的收益。